學會簡介

「理性溝通教育學會」為本港的非牟利慈善團體(香港稅務局第88章),旨在透過不同的合作及研究項目,弘揚理性溝通要義。

學會主席何文勝博士曾任香港教育學院中國語言學系副教授、中學語文教師、科主任。曾為新加坡教育部課程發展處中文課程海外專家顧問;華東師範大學及四川師範大學碩士論文答辯委員。現任澳門中國語文新課程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語文教育專業委員會全國義務教育語文教學研究中心常務理事,香港多所中小學的語文課程顧問。自2004年起與超過二百間中小學合辦中國語文教育夥伴協作計劃。

學會副主席吳智光博士為資深語文教育工作者,曾服務於香港教育學院、教育局、中小學及國際學校、教育出版機構,對理性溝通及語文教育皆有深入認識。

 

主席之話

第12屆「善言巧論:全港學生口語溝通大賽」在今年二月圓滿結束後,團隊隨即籌備第13屆的比賽工作。

 

在香港的中國語文課程中,語文能力元素從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年開始,已由「讀、寫」發展到「讀、寫、聽、說」四種能力。但在教材與教學上還未能配合,直至1991年中國語文及文化科、中學文憑試( DSE )及全港性系統評估( TSA )等公開試,先後加入「聽、說」能力的評核後,聆聽與說話才受到師生的重視。可以說,聆聽與說話等能力訓練與評核的起步比大陸、台灣以至新加坡要早。當然,這與教育當局的識見和推動有很大的關係,然而民間組織也發揮了正面的作用。

 

配合社會與教育的發展,香港教育大學文學及文化學系(前香港教育學院中文學系)與理性溝通學會在2006年首度合作,舉辦「善言巧論:全港學生口語溝通大賽」,至今進入第十二個年頭。過去約共380所中小學校報名參賽,約12萬人次。這些數據說明活動日益受到學校、教師、學生與家長的歡迎,人數逐年提升。我們預期透過這個全港的比賽,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他們的思考、溝通和社交能力。同時,所有參賽者在賽後都獲發專業而具鼓勵性的水準參照評核報告,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更可讓老師和家長利用評核的數據,指導學生持續改進個人的口語溝通技能。因此,「善言巧論」是落實及深化世紀之交的課程改革發展,透過比賽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做到寓比賽於練習。

 

語文能力包括聽說讀寫,7至15歲是訓練學生語文能力的關鍵時刻。小學,尤其是初小更是訓練學生聽說能力的黃金時間。所以,系統的聽說能力訓練要在小學階段開始,在中學階段深化,這樣才能發揮學生的學習優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用。因此,這個比賽發展至今全面涵蓋了初小、高小、初中及高中四個學段。為了應付日常生活所需,也參考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對歷屆中學文憑試及全港性系統評估考生表現的評核意見及建議,並吸取過去賽事的經驗,使活動不斷完善。所以,比賽項目分別設有備稿、即席、看圖、交談、討論、報告、經典、政辯及面試等形式是有理據的。配合香港社會的發展和需要,除設粵語及普通話組比賽外,近年更加入英語組,以配合香港兩文三語的語文政策。當然,我們不難發現比賽內容的各項元素,都能具體落實課程指引的各學段要求。

 

在過去的專業意見調查顯示,學界普遍認同這個比賽平台能為學生提供良性的競爭機會及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參賽同學互相觀摩切磋,對他們日後口語表達技能的發展有莫大幫助。我們團隊在辦學團體、老師、家長和學生的支持下,這項活動辦得越來越好,讓更多持份者受惠。

 

最後,感謝團隊一直默默耕耘,努力不懈地籌備這屆的比賽。同時也感謝各界不斷的支持,讓比賽辦得一年比一年好。謹此預祝各方能在活動中取得預期的成果。

 

何文勝博士